受访专家: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副主任 陈万青
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 尤长宣
“年轻就是资本,拥有无限可能。”人们常用这类励志篇鼓舞年轻一代勇敢试错,但健康容不得犯错。近日,美国癌症协会称,现在20多岁年轻人患肠癌的风险超出上一代人4倍,越来越多的癌症正侵袭年轻一代。
多数癌症发病年龄提前
“美国千禧一代正在遭遇肠癌危机。”这个结论出自《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》近期发表的一项新研究,文中用“前所未有”形容这场灾难。美国癌症协会的研究者分析了1974~2013年间美国49万多个肠癌病例,结果发现20~29岁人群肠癌发病率正以每年3%的速度迅速上升;1980~1995年间出生的年轻人患结直肠癌几率是上世纪50年代出生人的4倍;意外的是,过去的40年,55岁以上者结直肠癌发病率却呈逐渐下降趋势。早在2014年发表的一项研究预测,到2030年,20~34岁的人肠癌发病风险将飙升至90%。美国癌症协会流行病学专家丽贝卡·西格尔博士认为,这种疾病趋势将成为未来疾病负担的风向标。
在中国,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迅速上升,北上广白领人群尤其明显,甚至有专家预测,结直肠癌发病率将直追欧美国家。不仅是肠癌,一些被认为中年后才会“找上门”的疾病,如今在20多岁人群中也十分常见。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数据显示,乳腺癌、肺癌和甲状腺癌在年轻人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。
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副主任陈万青表示,相比20多年前,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患癌率大大提高了。尽管受老龄化影响,患癌和因癌致死的年轻人占总人口比例仍较低,但这并不能掩盖癌症年轻化的严峻形势。年轻人患癌数量越来越多,涉及病种范围越来越广,最令人痛心的是,很多人一检查出来就已是晚期,近年来青年精英溘然长逝的新闻更是屡见报端。癌症年轻化让家庭面临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,也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癌症负担和经济损失。